无限忠诚的“边区工业之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8-05-25 17:18

  我国第一台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的总设计师,负责设计、制造出国产第一台火车轮箍轧机,主持研制出9套用于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材料的大型设备,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 

  他,就是沈鸿,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部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多方面的、终生的工程师”,毛泽东曾亲笔为他题写“无限忠诚”四个大字,因他对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毛泽东和林伯渠将他称为“边区工业之父”。1906519日,他出生于浙江海宁,逝世于1998520日。 

  一本随身携带的《党员必读》 

  这是一本非同寻常的《党员必读》:折断的橘红色道林纸封面被主人用牛皮纸“加固”补牢;每一页都有红笔或铅笔勾画的批注和重点线;每一篇文献,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每一个章节,都注明了字数和段落数,并按不同篇目贴上了标签…… 

  很显然,书的主人为吃透这本书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而书的主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沈鸿。 

  抗日战争爆发后,“爱国民主人士”沈鸿带着7名工人和10台机床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从事军工生产。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要求入党,他只是说“太忙,怕老开会”,实际上是党在考察他,他也在观察党。 

  1946年冬天,张家口失守,在国共两党展开生死决战的时刻,沈鸿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4月,经刘鼎、姜载愉两人介绍,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沈鸿说:从入党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既然立志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那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行就都要按照党章行事。不管身处任何岗位,他都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9周年前夕,《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沈鸿和他的〈党员必读〉》。采访时,新华社记者施宝华、戴煌问沈鸿:“沈老,您能否向我们说说:您为什么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共产党人高风亮节?” 

  老人俏俏沉思了一会儿说:“‘高风亮节’说不上,只能说愿意做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吧!”说罢,起身到隔壁书房里拿来了这本《党员必读》。 

  拿着《党员必读》的沈鸿,十分娴熟地翻到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篇,念着自己写在上面的一行红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一条古训,我看到蛮有道理。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其身’都很正,那么,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岂有不正之理……” 

  他还说:“‘为人在世,不信不立’,回顾自己入党40多年来,虽说无大贡献,但可以告慰的是自己‘没有给党拆过烂污’。” 

  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他说用的也是“笨”办法:一是经常认真地读点马列,坚定自己的信仰,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一丝不苟、持久不懈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 

  沈鸿的老伴吴平也说:“沈鸿工作之外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而《党员必读》更是随身携带,从不离手。” 

  这本被翻烂了的《党员必读》见证了沈鸿竭力奉献、清正廉洁的一生,也真正诠释了何谓“优秀共产党员”,更为当代党员干部留下了学习的典范。 

  一封向毛主席主动请缨的信 

  19585月,时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的沈鸿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沈鸿上书毛泽东,建议自己制造万吨水压机。信中说:“我少时就从‘世界十大成功人传’及科学名人传二书中得到启发。爱迪生只读几个月书,我比他已经多读了四年,为什么不能学技术呢?法拉第是个印刷厂学徒,成为电的理论科学家,我这个布店学徒,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工程师呢?”“万吨级的水压机我国应有若干台,分布在主要工业区。”“上海应有一台,我和上海市委第一书记谈过,如果上海愿造,我也可以参加。”“这事,我看我们可以做得成,费他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做一台万吨级的水压机。”毛泽东看完这封信,当即批给邓小平:小平同志:此件请即付印,发给大会各同志阅。邓小平当即指示:即照印。 

  毛泽东亲自拿着这封信,去问上海市委第一书记能不能干,愿不愿意干。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立即交由当时中央经济小组开会决定,派沈鸿到上海主持这项工作,担任总设计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组织实施。 

  1958年秋,沈鸿同江南造船厂20多位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研制水压机。当时我国的生产设备不具备制造万吨水压机的能力,因此无法按世界通常的设计和制造方法。沈鸿深入调研,勇挑重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采用非常规的但高度可靠的方法,即不用重大的铸钢件及锻钢件和重型起重设备的方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2万吨大水压机有七个大件,即上横梁、活动梁、下横梁和四根大立柱。下横梁是最重要的一件,加工后净重260吨,每一根大立柱加工后净重80吨。采用了当时最经济、最现实的电渣熔接焊方法,为万吨水压机绘制了15次总图,为4.6万个零部件绘制了大小1万余张图纸,重达1.5吨。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1962619日我国第一台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试车成功,终于实现了沈鸿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许下的承诺。 

  万吨水压机试制成功,开辟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重型机械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重型机械制造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人才和专家。 

  一张克服官僚主义的“哈达表” 

  1960年初,农业机械部召开订货会议。往年的订货会议,由于没有明确农田灌溉动力机械及水泵成套范围、分工办法、合同条款以及部门(单位)的责任,年年扯皮,年年没有完成任务。为解决农机水泵不配套等矛盾,沈鸿19598月到农业机械部任副部长后,对此事十分重视。订货会期间,他夜以继日地找各地代表谈话调查,并领导有关人员用半个月时间于120日编制了《1960年上半年农田排灌动力机械及水泵配套分配综合计划表》,该表长达1.53米,像一条哈达,故称“哈达表”。其中内容包括成套范围、分工办法、随机附件配件、工具、合同条款都有人负责。210日由农业部、商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四个部联合下达,解决了多年来因官僚主义所造成的农业机械管理混乱的问题。对此,沈鸿十分满意。他在这张“哈达表”的封面上用毛笔写上:“这是孤本,注意保存”,并和它一起合影。(王国坚 李迪刚)